钴蓝的简要说明:
钴蓝色
/ KO •bawlt 布卢/
这是氧化钴-氧化铝。Thénard在1802年发现的非常昂贵且非常稳定的纯蓝色颜料。它是目前最重要的钴颜料。尽管至少从中世纪以来就已经知道由钴蓝色玻璃制成的颜料smalt,但是19世纪建立的钴蓝色是一种大大改进的颜料。
文森特·梵高(Vincent Van Gogh)向他的弟弟Teo宣布:“钴(蓝色)是一种神圣的颜色,没有什么能像在周围那样营造气氛的美……”
钴蓝的名称:
备用名称: | 桑纳德蓝,德累斯顿蓝 |
词源: | “钴蓝”的名称来自德国中高级kobolt =地下妖精(钴被认为对银矿石有害)。 |
非英文名称: | 德语法语义大利文科巴尔布劳钴蓝蓝钴 |
起源: | 人造的 |
化学名称: | 氧化钴(II)-氧化铝 |
艺术家使用的示例:
一幅画作见证了雷诺阿从钴蓝到价格便宜的新型人造群青的转变 皮埃尔·奥古斯特·雷诺阿c。雨伞(Les Parapluies) 1881-85 这幅画是在雷诺阿作品的躁动时期绘制的。显而易见,该图片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。右边的一组人物以柔和的羽毛风格绘画,让人想起他1870年代后期的作品,而雨伞和左边的夫妇则以较硬的方式绘画,轮廓更加鲜明,钢色柔和。绘画的确切日期尚不清楚,但通常认为它已使用了几年。请注意,雨伞中说明的方式有何不同。雷诺阿绘画中的女性通常穿着最新款式。右边人物穿的衣服和帽子与1881年出现并于1882年流行的一种时尚相适应。第二年,这种时尚被一种更简单的直线型礼服所取代。那个带乐队的女人穿着后一种风格,这在1885-6年是时尚的最高潮,但到了1887年,这种风格已经失宠。雷诺阿似乎在两个阶段之间显着改变了他的调色板。横截面检查表明,在早期阶段,他仅使用钴蓝(可从1802年开始使用),在1870年代和1880年代初期是他的惯用选择,但在整理和修改其成分时,他仅使用了人工深蓝色。 1870年代。 |
尽管至少从中世纪以来就已经知道由钴蓝色玻璃制成的颜料smalt,但是19世纪建立的钴蓝色是一种大大改进的颜料。
smalt蓝色的分离是在18世纪上半叶由瑞典化学家Brandt发现的。
1777年,Gahn和Wenzel在研究钴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现了铝酸钴。
他们的发现是在使用焊接吹管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的。
该颜色直到1803年或1804年才商业生产。
法国政府大臣查普塔尔(Chaptal)任命路易斯·雅克·特纳德(Louis JaquesThénard)和梅里美(Mérimée)来研究艺术家色彩的改善。
德纳德根据他在塞夫尔瓷器厂的观察结果开发了这种新的钴蓝。
他尝试在炉子中用氧化铝焙烧砷酸钴和磷酸钴。
他于1803-4年末在《地雷杂志》(Journal of mines)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,“ Sour les couleurs,suives d’unprocédépourpréparerune couleur bleue aussi belle que l’outremer”。
泰纳德(Ténard)尝试使用油性和胶性介质中的蓝色,在发表报告时,经过两个月的暴露测试,颜色并未改变。
1807年在法国开始生产。大多数消息来源都将特纳德视为蓝色的发明者。
但是,维也纳的莱特纳(Leithner)也被认为是最早在1775年开发出砷酸钴的人。
钴蓝在19世纪通常被认为是耐用的。
它需要100%的油才能将其研磨成油漆,否则由于亚麻籽油泛黄,其冷色调可能会变绿。
为避免泛黄,Laurie建议将其用作釉料颜色或将其与白色混合使用。
它在水彩和壁画技术中是完全稳定的。
菲尔德称它为“现代,改良的蓝色”。
《颜色清单》的作者John J. Varley推荐将其作为深蓝色的好替代品,以代替天空。
钴蓝何时使用?
发现
一直使用到
1807
继续使用
在慕尼黑Schack画廊的绘画中使用钴蓝:
钴蓝的制作方法:
在实验室里 | |
所需材料: | 氯化铝AlCl 3,氯化钴(II)CoCl 2 ·6H 2 O |
安全(MSDS): | 氯化钴(II),氯化铝(来自Fisher Scientific) |
方法: | 在研钵中将1 g氯化钴(II)(CoCl 2 ·6H 2 O)和5 g氯化铝均化,并在带有燃气燃烧器的试管中加热约3-4分钟。 |
过程说明:
在实验室中使钴呈蓝色:
将氯化钴(II)和氯化铝的混合物均质化 | 在试管中加热混合物 |
几分钟后,反应完成 | 成品 |
地面颜料:
堆的地面钴蓝色
关于化学结构:
化学名称: | 氧化钴(II)-氧化铝 |
公式: | CoO·Al 2 O 3 |
折光率: | 不适用 |
颜色:
色彩指数(CI) | PB 28 |
您如何识别钴蓝?
成像:
UVF:蓝色
IRFC:红色
OM:钴蓝具有粗糙的颗粒,如石青石和群青,但在显微镜下的区别在于其非结晶外观。粒径通常为1-50μm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